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类 > 考研 >

硕士生考研政治理论马原理大纲对比表


  2012年硕士生考研政治理论马原理大纲对比表

  

 

部分 

章节 

2011 

2012 

变化情况分析及命题考查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本章更改处:
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改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命题规律分析:
此章跟2011大纲相比没有变化,此章内容是马原理部分的系统介绍,所涉及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复习过程中注意用复习选择题方法进行复习,认真总结,提纲挈领,针对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特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部分进行识记性复习。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人的存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与人的存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人和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分析方法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3.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及其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本章更改处:
将“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改为“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
删掉了“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将“事物发展过程中肯定和否定及否定之否定”改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将“唯物辩证法的方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改成“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致性”
命题规律分析:
作为考研政治马哲部分命制主观题的重中之重,此章中所有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必须准确灵活掌握。特别是唯物辩证法部分,以容易出主观题的对立统一规律为例,其中涉及的矛盾原理必须重点掌握,在记忆性的理解基础上,把这些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方法。
哲学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从知识点考查向知识点运用转化,因此向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原理的基础上,必须灵活贯通。
本章唯物论部分的重要考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形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以及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形式。命题形式以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具体的命题角度可以是将以往哲学家的典型观点设置为分析材料,将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作为选项等等,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要抓住上述几个考点。
本章辩证法部分非常重要,内容和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各个部分(唯物论、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之中,对于复习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指导性意义。把握辩证法部分的逻辑结构,要注意三点:第一,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辩证法的范畴和基本规律都是对联系和发展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注意五对基本范畴的应用性,此点在2009年作为重点分析题考点出现。
从历年考题情况看,每年都有选择题、析题出现,而且题量大。有的部分连续几年都考到,如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一方面的发展以另一方面的某种发展为条件的原理,比如1999年单项选择题第2题、2001年多项选择题第16题,2002年文科多项选择题第16题、2003年多项选择题第16题和2004年多项选择题第17题和辨析题第31题、2009年分析题34题,2010年分析题34题连续以不同形式进行考查过。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这一章的重中之重,每年必然出题,考生要认真复习知识点,提升运用能力。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的本质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的本质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本章更改处:
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改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更改原因分析:
这样表述更加完备,使知识点更加全面、综合。
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改为“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命题规律分析:
此章相比于2011年没有明显变化,考点逻辑顺序与2011年吻合,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需要清楚认识论部分的理论地位,即与唯物辩证法一样,也是马哲命制分析题的重点,在2011年考研政治试卷中,就作为分析题考点出现。所以考点要提高重视度。
这部分的难点是认识的本质,考生需要区分唯心主义先验论、唯物主义的两种反映论,因为涉及到西方哲学部分,所以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要多多注意系统总结。
本部分命制主观题的重点有三个,第一个是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第二个是认识的发展过程,第三个是真理和价值,其中第一个考点非常重要,考生一定要认真掌握。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的内涵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本章更改处:
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改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改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将“经济基础的内涵”改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删掉“上层建筑的含义”
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改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删除“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将“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改为“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命题规律分析:
此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部分,命题形式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2008年分析题中有一个问考到了唯物史观,问题考点是人的本质问题。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的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的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的产生和本质;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阶级分析方法;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含义;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人的本质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个人与社会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在复习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考生需要理清逻辑顺序,可以按照两条主线来复习,第一条是社会如何发展,在这部分需要重点掌握社会基本矛盾所属相关知识点,第二条主线是人如何发展,考点集中在人的本质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部分,考生在复习这部分的时候,需要注意命题设置,即多以名人名言的形式进行选项和题干设置。
另外,在复习唯物史观部分知识点时,需要格外注意社会意识的三个构成成分,社会存在的三个构成成分和上层建筑的两个分类,从历年的考试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三个考点频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选项多是用事例考查构成成分,需要考生认真辨别和分析。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含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本质
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资本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
资本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利润和平均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货币转化为资本。
所有制和所有权。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剩余价值的含义。资本的本质。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资本有机构成。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利润和平均利润。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3.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本质。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本章更改处:
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改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改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积累的含义”删去。将“资本积累的本质”改成“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删去“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将“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运动的基本条件。资本周转”改成“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将“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改成“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将“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实质。”改成“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常考知识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作用及其实现;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等。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题型分布:此部分考点多,题型杂,几乎所有题型都出现过,考生应特别注意,把握重点。

常考知识点: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资本积累的实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及相对过剩人口的实质;产业资本循环的概念及其连续性的条件;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其理论前提;利润及平均利润;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题型分布:此部分考点多,题型杂,考生应特别注意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重点。

 

 

 

常考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内容、本质及其进步作用和局限性;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
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垄断的形成及本质。
垄断与竞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本章更改处:
将“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改成“垄断与竞争。”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政治制度的变化。”改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改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常考知识点: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题型分布:本章主要题型为选择题,有些年份出过论述题。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本章删除知识点社会主义的改革;
删除知识点改善党的领导;
将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表述变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删除的这两处知识点其实仍在考研范围内,在毛中特这门课程中对社会主义改革和改善党的领导有更详细的论述。而表述的变化更加精确了。

本章增加“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本章内容无明显变化,只是增加“社会主义在改革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本章内容重要知识点有: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
本章知识点以选择题形式出的可能性较大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本章内容今年无变化。

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本章知识点以选择题形式出的可能性较大,也可以与哲学原理相结合出分析题。
详细分析请见《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配套强化指导》

 

 

【免责声明和版权说明】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对转载的信息我们力求标明信息的出处,我们尊重作者的版权著作权,对我们转载的信息如有异议或有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会立即删除,对原创内容我们愿意支付适当的稿酬,联系方式:邮件:webmaster@jscj.com 电话:4008816886

课程推荐

  • 注册会计师普通班
  • 注册会计师特色班
  • 注册会计师精品班
  • 注册会计师实验班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普通班

班次特色
按照大纲(或教材)章节体系进行系统讲解,结合各章节考情分析、知识点讲解和总结,对大量极具代表性的重点、难点习题解题思路及过程的深入剖析。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冲刺串讲班+答疑版+vip

200元/一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特色班

班次特色
含普通班全部课程+服务。同时开通模拟考试题库,题库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准确把握考试重点、难点与考点,教授答题思路与方法,剖析历届考试失分规律,指明考试中“陷阱”、“雷区”和“误区”所在。帮助考生减少答题失误,助学员高分过关。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冲刺串讲班+模拟考试题库+语音视频课堂+答疑版+VIP

350元/一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精品班

班次特色
含特色班全部课程+服务,同时为开通精品班的学员配备相应的直拨咨询号码,专人答疑,建立完善的学员信息库,及时回访跟踪,了解学员学习情况,督促学习,提高学员学习效率。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冲刺串讲班+模拟考试题库+答疑精华班+应试技巧班+语音串讲班+VIP金卡

650元/一门 购买
课程班次 课程介绍 价格 购买
实验班

班次特色
含精品班全部课程+服务,实验班学员享受班主任制教学制度,并签署协议,当期考试不通过退还该课程学费(必须参加当期考试)。选报实验班课程的学员,还将免费获赠上期考试同科目下其他所有名师主讲的课程!
课程组成
基础学习班+习题精讲班+冲刺串讲班+模拟考试题库+答疑精华班+应试技巧班+语音串讲班+VIP金卡+签署协议

900元/一门 购买
  • 注册会计师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管理会计师题库和模拟考试系统

管理会计师访谈宣传片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更新时间2022-03-13 11:03:08【至顶部↑】
联系我们 | 邮件: webmaster@jscj.com | 客服热线电话:4008816886(QQ同号) |  添加客服微信

付款方式留言簿投诉中心网站纠错二维码手机版

客服电话: